争议背后的《底线》

娱乐淘金 2年前 (2022) 毒眸
2 0 0
争议背后的《底线》

命题作文,有多难写?

文 | 张嘉琦

编辑 | 周亚波

伴随着热度与争议,《底线》昨晚正式迎来收官日。

这是一部在各种意义上都较为 " 特殊 " 的剧集,题材上它是不折不扣的 " 主旋律 ",聚焦的是在影视作品中并不常见的法官群体;内容上它又相当广泛,涉及了性骚扰、婚姻关系、家庭教育等热门社会话题。

在与毒眸(ID:DomoreDumou)对谈时,编剧费慧君毫不避讳地提到,《底线》从最初启动时,就是一个 " 自上而下的命题作文 "。是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下,在审美价值和娱乐价值之外,承担着一定社会责任和 " 普法功能 " 的剧集。

争议背后的《底线》

这种特殊性,既决定了《底线》在创作思路和流程上的不同,也对创作者提出了不一样的挑战:需要在保证完成 " 任务 " 的基础上,遵循基本的剧作规律,让整个故事更完整、更好看。

从播出情况来看,建立在足够好看的基础上,观众并不十分反感这样的 " 命题作文 "。虽然从人物设置到具体案件,都在舆论场上引发了一些讨论,甚至争辩,但几位主创都认为,如果能够借此让某些话题拥有更广阔的讨论空间,也不是一件坏事。

了解一种职业生态

《底线》对于主创团队来说,是个挑战与兴趣并存的项目。

争议背后的《底线》

最大的挑战在于 " 不了解 "。费慧君用 " 茫然 " 来形容自己接到这个项目的第一反应," 好像每个人都知道法院,但法官们是怎么工作的,职能部门怎么划分,如何运转,这些我们都不太清楚。"

导演刘国彤是在剧本开始创作后加入的。在看完前五集剧本后,因为当时还不是定稿,他隐隐感觉 " 还可以再好一点 ",但再多的意见也提不出来了,因为对法院不够了解,欠缺很多专业上的知识,实在 " 不知道怎么提 "。

法院的生活最初对他们而言像一个黑洞,里面充满了未知。而最终促使他们做出决定的,则是想要探索未知的好奇心。

在现有的国产剧中,涉及法官职业的内容屈指可数,题材的稀缺性吸引了刘国彤。除了对法官的职业产生兴趣之外,《底线》还有着比较广阔的创作空间。编剧李晓亮提到,《底线》可以容纳很多自我的表达,每个案件都是社会的缩影,有宽广的外延。

争议背后的《底线》

因为不够了解,大量而翔实采风自然就成了《底线》团队绝对不可缺少的第一步。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,从湖南基层的乡村法庭,到外派法庭,再到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长沙等城市的三级法院,最后是最高人民法院,都留下了编剧团队的足迹。

和大部分人想象的不同,这次采风的目的,并不明确与剧本对应,更多地指向了一种 " 感觉 " ——比起谈论可能会用到剧中的、具体的案件或者情节,更重要的是了解一种职场生态。李晓亮提到,他们跟各地、各层级的法官聊天的主要话题都集中在个人生活上。" 在采风的过程中,我们基本上把各种各样的法官都见过了,当然不是每一个都会写进剧本里。"

每种职业都对应一些标签,比如程序员一定喜欢穿格子衫,最有名的医生都是白胡子的老头。而法官一定是严肃刻板的,受 TVB 剧的影响,他们在很多人脑海中都戴着白色的假发套。只有在深入职场,接触到真实存在的、形形色色的人之后,才会打破某些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。

争议背后的《底线》

在采风过程中,费慧君认识了 " 看法律条文像看情书一样 " 的北京西城区法官舒锐,提到感人的故事时会哭到停不下来的中年男法官孙磊,精通竖琴和拉丁舞、非常热爱生活的民事法官赵霏 …… 这些人完全颠覆了她对法官的想象,在她脑海中组成了一幅鲜活的人物图谱。

采风贯穿了剧本的整个创作过程。开始创作后,编剧团队仍然和法官保持着频繁的沟通。主要是为了听取他们对情节的看法,以及专业上的意见。

" 作为编剧,我们在创作的时候要考虑如何达成戏剧目的,但同时我们也要求自己不能‘失真’,所以会经常性地去跟每一级法院的、不同工作的法官聊," 李晓亮说," 比如逻辑有没有问题?在真实的法院系统里,这件事有没有可能存在?如果他回答‘绝对不可能’,我们也会商量着调整。"

这听起来像是一套繁杂的流程,甚至是对创作的限制,但实际上却是提供了更清晰的边界,和专业内容完全得到保障的安全感。

争议背后的《底线》

正如李晓亮说的那样,任何创作都不可能完全自由。几乎所有剧本在创作过程中,都会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议,这些建议大多时候是主观的,没有对错之分。而在《底线》的创作过程中,很多建议都是 " 确定的东西 ",比如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内容,不合法理的逻辑等等。在费慧君看来,这样反而是效率更高的方式。

除了编剧团队外," 采风 " 的主体,还包括导演和演员。在刘国彤看来,参与到《底线》里的每个人,都需要深入其中去体验,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。" 法官每天都干什么,书记员每天都干什么,这些都是很细节的事情,光靠聊是没用的,得像实习生一样跟着他们去做。"

争议背后的《底线》

另外,剧中呈现的很多细节,也都是在现场捕捉到的。例如,剧中 " 方远 " 吐槽法院夏季制服 " 又厚又难看 "。这激起了一些从业者的共鸣,微博上就有法官发了自己穿夏季制服的照片,调侃:" 你猜《底线》为啥不穿夏季制服拍呢?"

刘国彤提到了这个细节,剧组在法院体验时刚好是夏天,身边的法官们就经常向他们抱怨夏季制服," 面料是毛呢,很厚又很扎人,里面还加了一个内衬。" 此外,像第一集所提到的关于电子机器人、电子档案的讨论,也是法官们日常 " 吐槽 " 的问题。

" 我们在经过亲身体验之后,把很真实的内容呈现到了剧里。" 刘国彤说。

找到一种表达方式

虽然收获了大量的素材,但剧本创作的过程仍然很坎坷。最根本的难题在于,法官的职业特点,天然与戏剧规律存在冲突。

在剧本创作中,需要尽可能地把人物拧在一起,碰撞才能带来故事。但法官是个 " 慎独、慎言、慎行 " 的职业,同事与同事之间、法官与律师和当事人之间,都不能轻易发生联系。其次,一个故事要求人物有目标和行动线,但法官则是居中裁判,不预设立场。

种种困难之下,《底线》剧本的一稿完成得并不好。最初的想法是 " 人带案件 ",先建立了由 " 方远 "" 徐天 " 等人组成的 " 四人小团体 ",再讲述他们是如何办案的。但后来发现,这样并不符合逻辑,因为 " 律师和法官不能走这么近 ",而且职场先行的逻辑,也会让观众很难入戏。

争议背后的《底线》

" 所以只能让徐天不停地办星城法院的案子。" 李晓亮开玩笑地说," 或者打羽毛球偶遇之类的,才能规避这个规定。" 经过讨论之后,他们发现 " 案件带人 " 的思路更有效,让所有的人物关系都发生在案件发展的过程中。

思路改变后,案件本身,就成为了《底线》的核心的 " 轴 "。

剧中案件的创作过程遵循两个方向。其一是展现十八大以来司法改革的成果,其二则是呈现新时代的新矛盾。因此,《底线》几乎容纳了近几年来在社会上引发热议的所有话题,包括网红直播、性骚扰、婚姻关系等等。

" 其实从情节的烈度来说,性骚扰的案件肯定是比不过性侵的,我们可以选择讲更剧烈的故事,更猎奇,但讨论的广度和深度不够。" 费慧君解释道:" 其实性骚扰的几个案件,最后希望探讨的是整个社会男女交往的尺度在哪里。"

争议背后的《底线》

设置案件 " 对照组 ",也是出于主题先行的目的。剧中," 李芳凝案 " 和 " 符祥职场性骚扰 " 的案件几乎同时发展,后者聚焦的则是并不常见的 " 男性被性骚扰 " 的故事。" 制造对立很简单,但我们更希望能够探讨更根本的问题,所以我们没有把话题聚焦到男女对立上去,而是想让大家感受到,法律在平等地保护每一个人。

相比于大多数由案件串联的 " 单元模式 ",《底线》里的 " 多案并行 " 是一种不太常见的叙事结构。

刘国彤解释道,一方面是考虑到客观的案件审限问题,每个案件的解决时间不会完全相同,所以比较大的案件就会铺得比较长。另一方面,也是为了能够多角度地阐释法理,比如前文提到的两个 " 性骚扰案 ",就是从不同性别的视角出发。

争议背后的《底线》

因为是 " 案件带人 ",所以在《底线》里,人物的成长线,都是隐藏在案件的发展过程中的。" 我们希望每个法官和案件之间都能有互动,他们在处理一个又一个的案件过程中,自身也在成长。所以剧里案子的次序都不能随便动,因为它和人物的成长是咬合在一起的。这也是我们创作时候的目标。" 李晓亮说。

如果说剧本是基石,那么拍摄则是 " 二次创作 " 的过程。剧中每个角色,几乎都包含演员的个人设计和再发挥。

靳东饰演的立案庭庭长 " 方远 ",就时不时地会蹦出几句 " 塑料普通话 "。刘国彤回忆道,他们一直在长沙的法院体验生活,有一天靳东跟他说,长沙的塑普因为重音和普通话不同,所以在某些语境下,比普通话的表现力更生动。由于方言的表达更符合剧中的场景,其他演员也想学习,但籍贯云南的王一楠,就有点掌握不好,湖南籍的成毅偶尔也说几句,但有时候又 " 太多了 "。

刘国彤向来鼓励演员能在吃透剧本和角色的前提下,有更多的个人表达。在和演员相处的过程中,他也会观察对方的性格特点,并在适当的时侯提醒对方,将自己的一些性格融入到角色当中。" 这样演员演起来会比较自如,人物也更有生命力。"

争议背后的《底线》

演员能够对角色有更深刻的理解,也是前期体验所带来的成果。有一次,刘国彤和蔡文静一起旁听一个刑事案件,气氛非常严肃。犯罪嫌疑人戴着手铐,被带上法庭的时候,他看到旁听席坐着他的母亲,就冲着她挥了挥手。刘国彤转头一看,蔡文静已经掉眼泪了。

" 当时也没发生什么剧烈的冲突,就是很简单的一个场景,但就是生活中这些最真实的东西,是最打动人的。" 而亲历过这些真实场景的演员们,自然也能够在表演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呈现出真实的情感。

严格规则下的创作要求,和相对自由的创作氛围,在《底线》里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。

提供一种新的思路

《底线》自播出以来,伴随着不低的热度,也在舆论场上引发了不少讨论。

" 叶芯 " 成为被吐槽最多的角色之一。在剧里,大家调侃她是 " 法条姐 ",作为从最高法调到地方法院的 " 空降兵 ",她身上有着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的青涩和莽撞,又有些 " 法学世家 " 的清高,和同事交流时太生硬,经常会有摩擦,甚至有网友评价她 " 情商太低 "。

争议背后的《底线》

费慧君并不赞同这个评价。事实上," 叶芯 " 身上的性格,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们在采风时对法官群体的印象。" 很多法官都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耿直。"

剧中,叶芯在宋雨霏生日的当天和她 battle 有争议的 " 雷星宇弑母案 ",这段情节引发了一些观众的不满。费慧君提到,他们在采风时,经常有法官聊着聊着就开始拍桌子。包括剧本里的一些问题,几位顾问之间也很少全部达成共识,每次都要经历一番争执。

争议背后的《底线》

" 如果说有情商是油滑、世故、装傻、和稀泥的一种表现,那我希望叶芯就是没有情商的人。她愿意探索,哪怕摔跤了迷惘了,还是像愣头青一样往前冲,我们希望有这样的年轻人。" 费慧君说。

" 叶芯 " 的确不是足够讨喜的角色类型。在剧本创作阶段,刘国彤也曾与编剧团队讨论,观众在前期是否会不太认可她的行为。但比起 " 完美女主角 ",他们仍然希望能够呈现真实的人物。

正因为不完美,所以才有成长,观众也能从她的成长故事里,窥见自己的影子。" 我不希望写完美的人,那个没有意思,我们在创作过程中,也一直强调一点,法官是人,不是神。"

争议背后的《底线》

另外,由于剧中的部分案件与现实中的案件相似,但又不完全相同,因此引发了一些争论。

对此,费慧君解释道,《底线》的创作过程,并不是先拿到成百上千个现成的案件,再从中挑选一些来修改,加入到剧里,而是分三个阶段来讨论:首先是案件要表达的法律主题,并因此确定案件类型;其次是考虑案件在社会层面的表达;第三步则是考虑艺术加工的部分,如何让观众能够入戏。

因此,剧中的案件都不是 " 个案 ",而是一类案件的缩影。"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。" 费慧君说:" 我看到一个报道,说我们其中某个案子 80% 的细节是不对的,其实我们写的根本就不是他用来对照的那一个。"

争议背后的《底线》

至于对剧情的一些讨论,比如剧中 " 方远 " 和 " 李小乐 " 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,以及部分案件的判决结果等等,刘国彤认为,这些都是社会发展到现阶段,所出现的新的社会矛盾,而这些矛盾,恰恰是需要大家共同参与讨论的。

" 剧中的确呈现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的现象,比如男主外女主内的夫妻关系,但并不是颂扬这样的关系,也并不主张女的都应该支持男的干事业。我们只是呈现客观存在的事实,把它的前因后果讲清楚,再把评判交给观众。也希望能够通过呈现一类现象的多个角度,能让大家更理解他人的处境。" 刘国彤说。

争议背后的《底线》

就像 " 坏人不会按照《刑法》来犯罪 " 一样,法官也并不是在已有的法条下去判案。从职业剧的定位来看,《底线》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描绘了法官这一群体的工作生态,让这个被很多刻板印象和负面标签所缠绕的职业,的确在剧中呈现了更鲜活的切面。

同时,作为一部肩负社会责任的 " 普法剧 ",《底线》想要传递的,是法律的力量与温度。" 现在法院的大门不再是高高的台阶,所有人打官司都变得很容易," 刘国彤说," 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。"

争议背后的《底线》

不可否认的是,《底线》存在一些问题,如普法的情节相对比较生硬,部分案件的铺陈太少等等。但作为一部在框架里完成的作品,它既要保证法律内容的专业度,又承担着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社会功能,同时还需要在艺术性上达到观众的需求。

当现阶段值得被讨论的各种议题,在这部剧的播出过程当中不断出现在舆论场上时,《底线》或许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。

争议背后的《底线》
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myzaker.com/article/634671a78e9f09114c28b67d

版权声明:毒眸 发表于 2022年10月13日 am1:46。
转载请注明:争议背后的《底线》 | 快导航网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