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可保存千年万年!这所大学有重大突破

生活腔调 2年前 (2022) 虚像
1 0 0

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,该校合成生物学团队创新 DNA 存储算法,将十幅精选敦煌壁画存入 DNA 中,通过加速老化实验验证壁画信息在实验室常温下可保存千年,在 9.4 ℃下可保存两万年。该算法支持 DNA 分子成为世界上最可靠的数据存储介质之一,可以让面临老化破损危机的人类文化遗产信息保存千年万年。

该成果近日发表于《自然 · 通讯》上。

信息可保存千年万年!这所大学有重大突破

DNA 存储技术概念图

从结绳记事、仓颉造字到磁带、硬盘等现代磁光电存储技术,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存储技术密切相关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,数据存储方式不断迭代创新。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天津大学元英进教授带领团队一直致力于下一代存储技术—— DNA 存储。

" 据国际数据公司估计,到 2025 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惊人的 175ZB(1ZB≈10 的 21 次方字节)。全世界都在建数据中心,数据中心的能耗是惊人的。DNA 存储由于其高存储密度与低能耗处理等特点,被视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存储技术,成为应对数据存储增长挑战的新机遇。" 元英进院士介绍说。

2021 年 8 月元英进教授团队取得 DNA 存储的重大突破,从头编码设计合成了一条长度为 254886 碱基对、专用于数据存储的酵母人工染色体,将两张经典图片和一段视频存储于人造染色体中,利用酵母繁殖实现了数据稳定复制,并用纳米孔测序器件实现了数据快速读出与无错恢复。

DNA 存储高效低耗,但作为一种链式生物大分子,在体外常温保存时会面临 DNA 断裂降解等风险,严重影响信息存储的长期可靠性,是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。对此,元英进团队设计了基于德布莱英图理论的序列重建算法来解决 DNA 断裂等问题。该算法结合贪婪路径搜索和循环冗余校验码来实现断裂 DNA 片段的高效从头组装,从原理上支持了 DNA 存储的长期可靠性。

结合该序列重建算法(内码)与喷泉码算法(外码),团队设计编码了 6.8MB 敦煌壁画,合成了承载图片信息的 DNA 片段 21 万条。为数据的长期可靠性,团队制备了一个没有任何特殊保护的 DNA 水溶液样本,并在 70 ℃下加速样本断裂、降解长达十周。处理后的 DNA 片段 80% 以上都发生了断裂错误,依靠设计的序列重建算法依然可以准确组装并解码 96.4% 以上的片段,再通过喷泉码解决少量片段丢失的问题,原始的敦煌壁画图片依然能够完美恢复。根据理论推算,这种程度的高温破坏相当于实验室常温 25 ℃一千年或者 9.4 ℃长达两万年的自然保存。

这是继基于人工合成染色体的酵母体内信息存储模式取得突破后,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团队在 DNA 信息体外存储模式上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。

来源:新华社 张建新 赵晖
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myzaker.com/article/6327adaf9e780bf92c002561

版权声明:虚像 发表于 2022年9月19日 am8:08。
转载请注明:信息可保存千年万年!这所大学有重大突破 | 快导航网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