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,建筑机器人如何用技术改变一代人的生活?

前沿科技 2年前 (2022) 虚像
4 0 0

" 我一个人来到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,只看到老乔(乔布斯)的墓碑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"。2013 年,罗永浩在他的 Smartisan OS(锤子系统)发布会上如此说到。

彼时距离乔布斯的这名言诞生只过去了 3 年,距离乔布斯逝世只过去了两年。罗永浩的本意是指,无数人引用过这句话,但真正实现它的依然只有乔布斯一个人。

所谓 " 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 ",即是寻求技术与人文的最佳交汇点,用科技让人类生活越来越美好。它的内涵并不高深晦涩,但实现起来却异常困难。凭借乔布斯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巨大影响力,时至今日,这句话一直被科技行业奉为圭臬。

俯瞰整个科技领域,就会发现有一家中国公司正在成为这句话的实际践行者之一。

技术造就的机器人公司

8 月 18 日,一年一度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。大部分参展企业都喜欢突出机器人的金属感和未来感,但有一家参展商的 " 画风 " 格外不同——博智林。它的展台是粉色的,连机器人本身也是粉色的,而且他们并不是为了展示而专门做的 " 特供版 "。

相比之下,粉色几乎完全消解了金属带给机器人的冰冷感和距离感,反而彰显出这家公司的特立独行。

当然,只看外表太过肤浅," 叛逆 " 的粉色外壳下,博智林还是一家中国乃至全球一流的建筑机器人公司。

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博智林展出了 8 款建筑机器人:地面整平机器人、外墙多彩漆喷涂机器人、砂浆喷涂机器人、地坪漆涂敷机器人、地砖铺贴机器人、室内喷涂机器人、测量机器人和流动制砖车。

简单来说,这些机器人的工作就是建房子。功能方面,它们分别主攻混凝土主体结构、二次结构、室内精装修、地坪施工、外墙施工、辅助测量施工及废弃物处理的环保施工,可以说覆盖了建筑环节的方方面面。

当然,技术上它们也完全担得上 " 机器人 " 的名头。

以测量机器人和地面平整机器人为例,前者是一款用于施工质量检测的建筑机器人,它采用了先进的 Al 测量算法处理技术,通过模拟人工测量规则,使用虚拟靠尺、角尺等完成实测实量。机器人可在 2 到 3 分钟即可完成单个房间实测作业,测量效率较人工提升 2-3 倍,还可自动化生成报表,测量结果客观、准确。同时也支持混凝土结构、高精砌块 / 墙板、抹灰、土建装修移交、装修、分户验收等环节。

地面平整机器人则更加复杂,它不仅具备独特的双自由度自适应系统,还搭载了高精度激光识别测量系统和实时控制系统,能够动态调整并精准控制执行机构末端,使之始终保持在毫米级精度的准确高度。

在这套系统之上,基于博智林自主开发的 GNSS 导航系统,机器人能够自动设定整平规划路径,实现混凝土地面的全自动整平施工。其工作效率和精度也都远高于人工,施工作业面平整度可达 +5mm 的标准;施工功效 ≥100㎡/ 小时;大部分作业面 1 次成型,工作效率约为人工的 1.5 倍;作业精度按国家规范质量验收标准可达 95% 以上。

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,建筑机器人如何用技术改变一代人的生活?

其他机器人同样颇具科技含量,例如建筑清扫机器人采用了和智能扫地机器人相同的激光 SLAM 技术、地坪研磨机器人搭载了大功率三相异步电机,以及获得了 2021 年德国红点 2、IF 奖的 4.5 米地下车库喷涂机器人。

此外,博智林在研的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基础技术近 50 款,覆盖了建筑机器人软硬件八大核心模块:伺服系统、传感器、控制器、轮系单元、AI 路径规划、导航系统、机器视觉、机器人管理软件,其中导航、视觉、多机调度等技术填补了建筑机器人领域的空白。

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,博智林目前在研近 50 款智能建筑机器人,覆盖了现代建筑建造的大部分使用场景。

当评价一家企业是否 " 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 " 时,科技是最基本的要求。从这些复杂又充满体系的建筑机器人中,我们显然能看到博智林在技术方面的实力。

而在人文上,可能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,建筑机器人要比它本身具备的技术更为重要,影响也更深远。

科技的唯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艰辛

" 科学的唯一目的,就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艰辛 ",德国剧作家、诗人布莱希特曾如此说到。

事实上,这里的 " 科学 " 可以换成 " 科技 "。尤其是在经历了最近一百年的科学、科技大发展后,我们见证了许许多多反人性的技术,它们有的加剧了战争的残酷,例如毒气弹;有的让劳动者越发失去人的尊严,例如现在的很多职场监控系统。

因此,如何平衡科技与人文,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那么博智林建筑机器人是如何做的呢?很简单,博智林回答了何为 " 减轻人类生存的艰辛 "。

例如,传统的外墙喷涂,对安全的要求极高,工人需要像 " 蜘蛛侠 " 一样,吊在吊篮以及在一系列安全措施下才能正常作业,流程复杂,且依然无法完全保证安全作业,时不时仍有事故发生。

但博智林外墙喷涂机器人完美解决了这一点,它可以如 " 壁虎 " 般在外墙上自如爬升。并且由于是远程操控,产业技师只要在地面操作机器人即可。

另一方面,它的喷涂效率也达到了人工作业的 3-5 倍,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,还能缩短工期,提高企业经济效益。

再比如打磨墙面、粉刷会产生大量微小粉尘、颗粒物,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危害极大,即使佩戴防尘面具和护目镜,长此以往同样会带来不少问题。

针对这些场景,博智林研发了喷涂机器人、混凝土天花打磨机器人、混凝土内墙面打磨机器人,它们不仅能自行高效打磨,同时机器本身还具备自动吸尘功能,在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,也降低了环境污染,更避免了作业人员面临的危险。

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,建筑机器人如何用技术改变一代人的生活?

建筑机器人可以极大改善这个重人力资源的行业,未来基层建筑工人可能会变成博智林产业技师,使用智能手机操控机器人,成为新时代的 " 建筑工人 "。

如果说乔布斯和他的 iPhone 催生了智能手机时代,是对全人类的贡献,那么建筑机器人就是对建筑行业的一次革新,并且具备的更有温度的人文关怀。

《银河帝国》作者、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曾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有一句 " 预言 ":机器人的使命是将人类从低效劳动中解放出来,进而帮助更多人从事创造性劳动。

从更长远的整个人类文明的角度来看,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
甚至有朝一日,它们可能完全让人类脱离建筑行业的劳累,这也是建筑机器人从诞生之初就自带的人文光环。

科技和人文相融合,支撑未来可持续发展

据统计,目前中国建筑业从业者有将近 5000 万人,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一线作业人员,面临极为严苛的工作环境。另一方面,中国也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减少的现实,建筑机器人对中国产业升级,以及释放劳动力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

如今博智林建筑机器人已经在多个项目中得到实际运用,并取得了极高的评价。

例如 2021 年 2 月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《关于同意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的函》,确定全国 7 个项目开展智能建造试点工作,其中就包含博智林建筑机器人首个商业应用项目,佛山顺德凤桐花园项目。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真正引入建筑机器人,且批量应用于工程建造过程的试点项目。

再比如,去年底博智林在碧桂园汕头金平项目中首次完成了 "BIM+FMS+WMS+ 建筑机器人 " 多机施工系统的验收,共有 8 款施工机器人、6 款运输及上料机器人、5 款集中工作站开展多机协同装修施工作业,首次跑通了装修阶段端到端的智能建造生态实践。

对此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尧学教授评价道:碧桂园集团旗下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通过 BIM 数字化、建筑机器人、新型建筑工业化等技术创新,在多个复杂的施工场景上成功实现多机协同施工,在国内智能建造领域属于首创,对中国乃至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
随着 2030 年 " 碳达峰 "、2060 年 " 碳中和 " 的提出,中国乃至全球都迈入了 " 绿色产业 " 的行列。

建筑行业势必也将改变过去重人力、重能耗、重污染的问题,而建筑机器人是目前已知的最好方案。

因此无论从哪方面来看,博智林和他们的 " 粉色机器人 " 都将成为人类 " 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 " 的重要代表。

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,建筑机器人如何用技术改变一代人的生活?
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,建筑机器人如何用技术改变一代人的生活?
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,建筑机器人如何用技术改变一代人的生活?
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,建筑机器人如何用技术改变一代人的生活?
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myzaker.com/article/630826b132ce40b8ef00000d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