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力波——观测宇宙的新窗口

前沿科技 2年前 (2022) 虚像
8 0 0

人类迄今对宇宙观测主要通过四种方式:电磁辐射、宇宙射线、中微子和引力波。2015 年 9 月 advanced LIGO 激光干涉仪实现了引力波的首次直接探测,开启了引力波观测宇宙的新窗口 [ 1 ] 。5 年前的今天,首例双中子星并合的引力波信号—— GW170817 被成功捕获,标志着多信使天文学进入新阶段。

01

先行者的探索

在 1916 年,爱因斯坦在完成广义相对论引力场方程之后,随即预言了引力波。但是同时也认为引力波的强度如此之小,或许人类永远无法探测到。值得一提的是在爱因斯坦之前,奥利弗 · 黑维赛 ( Oliver Heaviside ) 和亨利 · 庞加莱 ( Henri Poincaré ) 都有讨论过引力波的存在的可能性 [ 2 ] 。

尽管爱因斯坦在 20 世纪初就预言了引力波,但是直到 1957 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 Chapel Hill 会议上,科学家对于引力波的物理属性认识才逐渐清晰。对于引力波研究,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,汇集了惠勒 ( Wheeler ) 、费曼 ( Feynman ) 、施温格 ( Schwinger ) 等著名物理学家,为期六天的会议深入探讨了引力物理的诸多问题,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引力波是否具有实际物理效应,更为具体的一点就是引力波是否携带能量?费曼提出了理想实验 " 粘珠实验 ( Sticky bead argument ) " [ 3 ] :

" 假定两个珠子能够在一根棒上自由滑动,但具有轻微的摩擦,当引力波经过该实验装置时,棒的长度由于材质间的原子作用力保持固定,而珠子受到引力波的作用在棒上摩擦滑动,从而产生热能 "。

这个理想实验解释了引力波携带能量的属性。 ( 这次会议也被称为 GR1 会议,该系列会议每 3 年一次,2022 年的 GR23 会议在中国举办 ) 。

引力波——观测宇宙的新窗口

" 粘珠实验 " 示意图 [ 4 ]

在会议之后,与会的约瑟夫 · 韦伯 ( Joseph Weber ) 开展了引力波探测器的的设计,他所设计的棒状探测器后来被称为 Weber bars。他将两个棒状探测器分别布置于马里兰大学 ( University of Maryland ) 和芝加哥附近的阿尔贡国家实验室 (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) ,两个探测器相距约 950 km 用于排除局部环境噪声对探测器的影响。

1969 年,韦伯发表了一篇 PRL 文章宣布探测到了引力波信号,并在随后实验中探测到了多个源自银河系中心方向的引力波信号。之后有多个国际团组跟进同类实验,然而并未探测到同类信号,同时,理论天体物理学家的计算也对 Weber 的探测率进行了否定。尽管此后学界已普遍不认为韦伯探测到了引力波信号,但作为探测引力波的先驱,让学界重新审视引力波探测的方法。

引力波——观测宇宙的新窗口

Joseph Weber 与其设计的棒状引力波探测器丨图源:Special Collections and University Archives, University of Maryland Libraries

02

引力波的间接观测

1974 年,天文学家 Russell A. Hulse 和 Joseph H. Taylor 发现了脉冲双星系统 PSR B1913+16,并通过脉冲观测发现了双星相互绕转过程中的轨道周期变化。根据广义相对论,双星绕转将产生引力辐射,引力波带走系统能量将导致其绕转周期的缩短,连续观测结果与广义相对论的理论预言相互吻合。该观测从侧面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,也验证了引力波携带能量。Hulse 和 Taylor 两人因发现新类型的脉冲星系统、开辟了研究引力的新途径而获得 1993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。

引力波——观测宇宙的新窗口

左:脉冲双星系统示意图 ( Credit: Michael Kramer ) ;右:PSR B1913+16 双星系统轨道周期变化与广义相对论理论预测对比图 ( Weisberg and Huang 2016 ) 。

03

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

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,激光干涉仪作为更具潜力的引力波探测装置,美国、前苏联、德国、英国、法国和意大利纷纷对其相关技术展开了广泛的研究,并形成了后来的多个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。

〇 LIGO 探测器:目前包含两个臂长为 4 km 的激光干涉仪,分别位于美国的华盛顿州 Hanford 和路易斯安那州的 Livingston ( 在建的第三个探测器位于印度 ) ,两个探测器相距 3000 km ( 光程 10 毫秒 ) 。1990 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( NSF ) 支持,initial LIGO 探测器到 2002 年完成建设、设备安装和工程调试,随后进行引力波信号搜寻工作,观测持续到 2010 年,但并未探测到引力波信号。在 2010-2014 年 initial LIGO 被升级到 advanced LIGO,通过增加干涉仪光学镜质量、改进隔震系统和悬挂系统等,在 2015 年升级完成并开始运行,在观测初期实现引力波的首次直接探测 [ 5,6 ] 。

〇 Virgo 探测器:其名字源自于探测室女座星系团范围内的引力波事件,随着灵敏度的提升该名字已失去最初的意义。Virgo 探测器最初由法国 CNRS 和意大利 INFN 联合建立,两个机构分别于 1993 年和 1994 年先后批复了该项目,探测器臂长为 3 km,位于意大利 Pisa 郊区的 Cascina。initial Virgo 的建成于 2003 年,之后持续观测到 2011 年,之后对其进行 advanced Virgo 升级。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,直到 2017 年,advanced Virgo 才与两个 advanced LIGO 探测器联合观测。尽管 Virgo 探测器错过了首例双黑洞并合的引力波信号,但没有错失首例双中子星并合的引力波信号 [ 7 ] 。

〇 GEO600 探测器:是由德国和英国联合建立的引力波探测器,探测器最初的设计目标是在德国北部的 Harz 山建立臂长为 3 km 的地下激光干涉仪,然而在 1989 年,项目申请并未获得资金支持。1994 年,探测器方案变为在德国汉诺威 ( Hannover ) 郊区建立一个臂长为 600 m 激光干涉仪,并于 1995 年开工建设,2002 年开始进行观测。受限于硬件条件,GEO600 的灵敏度不及 LIGO 和 Virgo 探测器,但由其所研发和测试的相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 LIGO 和 Virgo [ 8 ] 。

〇 KAGRA 探测器:是日本的地下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,位于著名的神冈中微子探测器附近,臂长 3 km。相较于前面三个引力波探测器,KAGRA 探测器起步相对较晚,在 2010 年获批,在 2019 年初步完成建设,目前探测灵敏度相较于 LIGO 和 Virgo 较低。不同于其他已建成的激光干涉仪,KAGRA 采用低温技术以降低热噪声影响,该技术可能为未来灵敏度的改进带来新的技术 [ 9 ] 。

引力波——观测宇宙的新窗口

四个引力波探测器鸟瞰图 : LIGO-Hanford ( 左上 ) ,LIGO-Livingston ( 右上 ) ,GEO600 ( 左下 ) 和 Virgo ( 右下 ) 。丨图源:LIGO/GEO/Virgo Collaboration

04

首例引力波直接探测— GW150914

2015 年 9 月 14 日,advanced LIGO 的两个探测器同时观测到一个引力波信号,信号由两个双黑洞并合所产生,其质量分别为 36 个太阳质量和 29 个太阳质量,距离地球大约 410 Mpc,两者并合后形成一个 62 倍太阳质量的黑洞,其中有 3 个太阳质量的能量被引力波信号带走。得益于两个探测器相距 3000 km,通过分析信号到达不同探测器的时间,可以得到得到波源的空间方位,其原理如下图所示。

引力波——观测宇宙的新窗口
引力波——观测宇宙的新窗口

左:引力波探测器网络空间定位原理;右:及 LIGO-Virgo 部分探测事件的空间定位示意图丨图源:LIGO/Virgo/NASA/L. Singer。

当两个探测器同时进行观测时,根据到达时间可以将其定位在一条条带上,条带的宽度正比于对到达时间测量的精确度。当有多个探测器同时进行观测时,则可以对波源进行准确定位,以便于进行后续的电磁对应体观测,这也是建立引力波探测器网络的一个重要目的。

引力波——观测宇宙的新窗口

LIGO 两个探测器所探测的 GW150914 信号 [ 1 ]

GW150914 的探测结果经过 5 个月左右的仔细分析,于 2016 年 2 月 11 日对外发布。2017 年 Rainer Weiss, Kip Thorne 和 Barry Barish 三位因为对引力波探测的决定性贡献,被授予 2017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。GW150914 的探测标志着引力波天文学的正式开启。

05

首例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信号探测— GW170817

2017 年 8 月 17 日 LIGO 和 Virgo 同时观测到一个源自于双中子星并合的引力波信号— GW170817 [ 10 ] 。尽管当时的 Virgo 的灵敏度较差,但是依然能够协助 LIGO 进行波源空间定位。与此同时,并合发生 1.7s 后所产生的短伽马射线暴也被 Fermi 卫星上 GBM 所观测到,其他波段的电磁对应体也在后续的观测中被发现 [ 11 ] 。GW170817 的探测及其电磁对应体的观测标志着多信使天文学进入新阶段。

引力波——观测宇宙的新窗口

LIGO-Virgo 探测器所探测的 GW170817 信号时频图 [ 10 ] 。

06

多波段引力波天文学

以 LIGO 为代表的地面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,致力于探测器 10 Hz — 1000 Hz 频段的高频引力波,其代表性波源包括恒星级致密双星系统的并合、旋转中子星、超新星爆发,以及随机引力波信号等。其他波段的引力波探测也在积极开展 [ 12 ] :

引力波——观测宇宙的新窗口

引力波波谱及其对应波源和探测方案丨图源: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

〇 低频引力波 ( 10-4 Hz — 1 Hz ) :目前探测低频引力波的方案基于十万至百万公里的空间激光干涉仪,代表方案包括欧洲的 LISA、中国的太极计划和天琴计划。典型波源包括大质量黑洞并合、极端质量比旋近、恒星级致密双星的早期旋进和随机引力波信号。

〇 甚低频引力波 ( 10-9 Hz — 10-6 Hz ) :探测方案基于通过分析不同方向脉冲星的信号到达时间,构成脉冲星计时阵列 ( PTA, pulsar timing array ) 来探测引力波。目前国际上的相关组织团队包括:北美的 NANOGrav,欧洲的 EPTA,澳洲的 PPTA,中国的 CPTA 等。典型波源包括超大质量黑洞并合和随机引力波信号。

〇 极低频引力波 ( 10-18 Hz — 10-15 Hz ) : 该频段的引力波可能产生于宇宙早期的各种物理过程,目前的通过观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偏振来进行探测,代表的观测实验包括南极的 BICEP 和中国西藏的阿里计划等。

引力波作为人类认识宇宙的新窗口,未来多波段引力波的观测,以及多信使的观测,将极大推进我们对于宇宙中极端条件下的天体物理过程的理解。
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myzaker.com/article/62fdfe67b15ec0757d41cc8e

版权声明:虚像 发表于 2022年8月18日 pm7:31。
转载请注明:引力波——观测宇宙的新窗口 | 快导航网

相关文章